隨時瞭解我們最新的禮物、優惠和新聞:

13336

You are all set, thank you.

兩大航空企業的危機處理所帶來的營銷啟示

近月,一架國航客機險些撞山,事情不禁令人回想去年深圳航空客機幾乎撞向大佛的同類事件。面對性質相似的「關公災難」,兩大航空公司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最終帶來的公眾反應和衝擊也大有分別。

深航事後坦白承認過失,表示已暫定涉事機師職務,並承諾檢討和加強安全訓練,而國航則以無線電頻率繁忙為由,試圖掩飾是次出錯,但後者顯然忽略了,於如今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控制塔對話紀錄及客機飛行軌跡是很易被披露及廣傳。

因此,深航事件發生後,只衍生出一波的災難,無論傳媒及網絡上的輿論氣氛均在短時間內幾乎同步滑落,但國航交代事件後,先是引發傳媒的第一波災難,然後更釀成社交媒體的第二波強力反彈,讓該企業面對更沉重的聲譽受損。

此結果正好給企業一個啟示:身處這個社交媒體發達的新世代,資訊的透明度和流動性往往是極高,而且即使是小眾,只要他們廣泛掌握有關資訊及聚集輿論,其威力足以動搖一間大企業的形象與發展。

故此現今的企業處理公關營銷上,必須格外小心,不宜試圖以混淆不清、掩蓋真相的方式處理災難,以為這樣可以淡化危機,事實上這只會火上加油,更易引發另一波的網絡災難。若企業能掌握這個嶄新的營銷環境,即使面對「關公災難」,也能較易化解危機。

 

相關文章

天氣大數據有何潛在價值?

IBM最近大手買入了不少氣象公司,當中包...

Read More...

Apple iOS 15’s new Mail Privacy Protection is putting an end to email activity tracking

Data privacy is at t...

Read More...

Google SEO 排名優化過程中關鍵字密度控制在多少為宜?

在做Google排名優化過程中,SEOe...

Read More...

AI科技結合社交媒體 改寫企業命運

時至今日,AI科技已十分普遍,為不少行業...

Read More...
privacy

我們使用Cookies以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如果你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你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來收集數據。更多詳情,請參考我們的 私隱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