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什麽情況下用canonical tag和301 redirect?
内容重複是很多網站都會面對的問題。當我們發現網站内有重複的内容時,該用301,還是用Canonical處理?兩者之間的區別是什麽?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兩者的定義:一、什麽是Canonical Tag?Canonical Tag是當網站存在重複內容的頁面時告訴搜索引擎指定的URL為想要在搜索結果中出現的版本,加上這個標籤等於自主去向搜索引擎申明網頁可能存在重複的內容,但指明搜索引擎應該爬取的版本。這樣能避免給搜索引擎造成分辨困惑,進而避免由搜索引擎自行判為網站有重複內容而受打擊。Canonial tag加在網站的head部份,寫法是:<link rel="canonical" href="https://domainname.com/dress/pink-dress" />哪些頁面用Canonical Tag處理?Canonical Tag適用於需要被保留的重複頁面或是由CMS系統自動生成的重複頁面。以下兩種情況建議用Canonical Tag:1、網店網站網店網站的同一款產品經常有不同顏色或不同大小。如果一件衣服有紅、黃、橙、綠、藍、靛、紫,那麽這件產品就會有7個顏色不同但其它資料相同的頁面,而這些頁面都是你想要向人們展示的。當Google爬取這幾個頁面時,會判定這7個網頁為重複頁面,而重複内容對Google是沒有價值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在這7個頁面加上Canonical Tag指定其中一個頁面為主要頁面,讓Google識別七個重複頁面的關係。2、論壇論壇系統也經常會出現重複頁面。當我們在論壇上發貼,便會產生幾個相同的頁面(如下,論壇的發貼URL通常會有viewthread, achiver或是thread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清楚一個貼文會產生多少條URL。這時我們不用理會一個貼文會產生多少條未知的URL。我們只需在網站後台給貼文統一加上Canonical Tag,那麽同一個貼文的幾個頁面就會同時加上同一個Canonical Tag,指向我們指定的頁面。例如:在三個相同的頁面加上,這就是告訴搜尋引擎,你想搜尋結果中出現https://www.example.com/viewthread.php?tid=29950287版本的URL。https://www.example.com/viewthread.php?tid=29950287https://www.example.com/viewthread.php?tid=29950287&extra=page%3D1https://www.example.com/archiver/?tid-29950287.html二、什麽是301 Redirect?301 Redirect是將URL永久性轉移的處理方法,通常是在.htaccess文件中操作。這種處理方法的特性是“永久”轉移,這里的“永久”是指域名在你購買的期限內。當網站做了301後,打開原來的頁面時便會自動跳到新頁面。而相應的“臨時”轉移方法便是Redirect 302了。我們通常會在網站處於臨時調整的階段時用到它。而我們的SEO優化中很多時候會用到Redirect 301。301的寫法如下:RewriteEngine OnRewriteCond %{HTTP_HOST} !^www.example.com$ [NC]RewriteRule ^(.*)$ http://www.example.com/$1 [L,R=301]哪些頁面該用301處理?301適合處理廢置頁面。由於這些頁面可能已經被搜索引擎收錄,如果直接刪除,將不利於網站的seo。尤其當我們需要一次過大量廢置頁面時,會導致網站架構縮小。若是有此需要,建議分批處理這些頁面。因爲短時間內大量廢置頁面會導致網站排名明顯波動。而且, Redirect 301若使用得當,被廢置的網頁也可以“循環再用”,對網站既“環保”又“健康”!以下兩種情況建議用301:1、網店產品下架當我們的產品下架時不應直接刪除產品頁面,因爲這些頁面很可能已經被搜索引擎收錄並擁有一定權重(Domain Authority)。直接刪除頁面會浪費了這些舊頁面的價值。建議做Redirect 301到與商品相應的分類目錄頁面或對應的新產品頁面。2、網站轉移當A域名網站需要轉移到B域名時,由於網站的域名已變成新的域名,在網站轉移完成後,建議將A域名做301到B域名,讓B域名從A域名獲得網站權重。這樣除了對B域名的排名有幫助,也讓你無需從零開始推廣網站。另外有些情況是可以從301或Canonical Tag任選其一。比如當網站有Blog Section或者新聞更新版塊的時候。例如當我們想修改一些舊的文章時便會有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Blog文章頁面大部分都是以文章標題為URL,如果我們要修改標題,便會連帶改變這篇文章的URL,產生了一條新的URL。但新產生的頁面是沒有權重的。為了保持權重,我們可以用301將舊頁面轉移到新頁面。而另一個辦法是同時保留同一篇文章的新舊兩個頁面,並在兩個頁面中加上相同的Canonical Tag,告訴搜索引擎舊頁面是主要頁面,而新頁面是舊頁面的附屬頁面。How to Lose Weight and Keep It Off最後提醒大家:301重寫需要小心使用。當我們做了301後,如果想取消,恢復舊URL,即使能正常訪問舊URL,亦難以恢復它的權重。這也意味著,我們將無法恢復原本有排名的關鍵字的舊有排名。
品牌曝光為何離不開內容行銷?—— 選定內容行銷平台指南以及寫文章的注意事項
互聯網的急速發展讓人們的網路搜索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不像以前那樣直接搜索某個關鍵字,到一個商家的官網了解或購買產品。我們現在想了解一個品牌或購買一件產品時,會先在網上搜索其品牌聲譽,從用家分享體驗了解這件商品,再決定要不要買它;或是先比較不同品牌的用家體驗,再選定產品。要在買家了解和比較品牌的過程中突圍而出,内容營銷尤爲關鍵。 如何選定内容營銷的平台?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搜索引擎如何評定的一篇文章為高質素,以及如何將搜索者想看的優質内容推送給他。其實搜索引擎除了一些基本準則,如文章原創性外,更看重文章內容與關鍵字的相關度,以及平台的權威性。搜索引擎會根據以上因素作綜合分析,然後推送搜尋結果。 當你輸入一個關鍵字時,搜索欄下方會出現一個Drop-down Menu,顯示近期人們搜過的、與你所輸入的關鍵字相關的拓展詞。有時搜索結果頁面裏還會有另一個“其他人可能會搜索”的擴展詞板塊,還有最下面的“相關搜索”。我們寫文章的時候,不妨考慮加入這些長尾推薦詞,讓搜索引擎知道這篇文章與搜索詞的關聯性,以及“理解”這邊文章的內容。 那麽,搜索引擎如何知道你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文章與關鍵字的關聯性外,搜索引擎還會考慮文章的權威和真實性。盡管如此,即使你文章的作者不是知名專家,也不代表文章的權威和真實性低。搜索引擎也會考慮發佈文章的平台。例如,當你和競爭對手的文章都是寫“如何去眼袋”,而關鍵字出現次數和長度都差不多時,搜索引擎會參考這兩篇文章的發佈平台來判斷哪篇文章更好。因爲大平台上發佈的文章比小平台的權威性高(至少在搜索引擎眼裏是如此),相應會更容易獲得高排名。 比如“HK01”是一個在香港比較知名的平台,並已經自成一個品牌。有品牌的平台一般都會有官方的社交平台,如Facebook,YouTube,LinkedIn,Twitter,Wiki等。一個品牌要在衆多社交平台上曝光,所需要的人力並不少。所以,搜索引擎會根據這項資訊判斷一個品牌/公司是否具一定規模和資源。這些品牌信息便成爲了搜索引擎衡量網頁和其内容的權威性的依據。所以我們選平台時可以考慮已經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平台。還有一些平台會有專欄發佈知名專家或名人的專訪文章,搜索引擎將這些平台判定為權威平台,並認爲其内容真實可靠,給予高排名。 那麽,我們如何發掘Google所認定的權威平台?我們可以通過搜索特定關鍵字以作篩選。假設你是做美容行業的,便可以搜索美容產品相關的關鍵字,如“脫毛”、“去眼袋”、“祛斑”、“Hifu”等。於衆多搜索結果頁面裏出現頻率較多的平台,便是權威平台。 物色了一堆權威平台後,下一步便是從中選定兩至三個平台發佈文章。請假設你想發佈一篇針對“如何去眼袋”這一關鍵字的文章。如果你在“如何去眼袋”的搜尋結果裏發現你想要選擇的權威平台A已有排名了(即A平台上已經發佈了關於“去眼袋”的文章),你還應否於A平台上發佈文章?這時你便需要仔細分析A平台原有文章的優化程度。若該頁面的文章標題是“去眼袋的8種方法”,這個標題顯然只包含了你想要針對的關鍵字“如何去眼袋”的一部分——即只包含了“去眼袋”。當你發現這篇並未完全包含關鍵字的文章都能有好排名時,便可以於A平台發佈文章。換句話説,只要你比“去眼袋的8種方法”做更好的關鍵字優化,讓文章標題和内容完全匹配關鍵詞(即“如何去眼袋”),便有機會獲得好排名。相反,假如A平台原有的相關文章已經完全匹配關鍵字時,你就不應選擇這個平台,因爲你的文章將難以取代原有文章,獲得更好的排名。這是因爲一個平台只能從搜索引擎獲得一個排名結果(競爭力很低的關鍵字除外)。當然,搜索引擎也會考慮其它因素,如:關鍵字出現次數。假如一個平台的頁面已經有排名,但關鍵字只在標題和文章中各出現了一次,只要你的文章裏關鍵字出現的次數更多,而且參照排名前三位的文章來撰寫内容,那麽你還是可以選擇這個平台的。 內容行銷的文章及關鍵字注意事項 選定平台後便要準備寫文章。為何是先確定平台才寫文章呢?因為一些平台對文章審核比較嚴謹,所以要提前了解一下平台對文章的要求。寫文章前要注意關鍵字的佈局,如:關鍵字要出現多少次?文章的字數多少較佳?文章的方向如何定?……我們應該盡可能把Google推薦的相關字詞,如搜索欄Drop-down menu和相關搜索里的長尾詞適當地加到文章裏,再參考排名高的文章裏關鍵字出現的次數、完全匹配關鍵字出現的次數、分開的關鍵字出現的次數、文章字數、文章的寫作方向,文章標題所包含的重點字眼等等。假如你是做“OK 鏡”的,並且想要在“OK鏡”此一關鍵詞獲得排名,就要先看看搜索結果裏的文章(如下圖)。排名前三位的網頁都解釋了什麽是OK鏡、它的原理和優點,適用人士等等。這些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内容。 還有一種關鍵字,撰寫内容時你的標題和內容必須包含特定的字眼。假設你開了一家健身中心,想做“減肥運動”的內容行銷。這個關鍵字其實隱藏了一部份延伸詞,即“減肥運動有哪些”,因爲Google非常清楚搜索“減肥運動”的人的目的是看看有哪些減肥運動。所以你的文章除了要包含關鍵字,更要列出幾種減肥運動。而且你的文章標題最好是帶“數字”的,文章內容也應包含“數字列表”,如下圖: 標題包含數字,如:7個,5種, 6招… 文章內容包含列表,如:1,2,3, 4…… 內容行銷的文章內容與搜索者的目的要一致 內容行銷的作用不亞於官方社交平台,能增加品牌曝光和可信度。當我們想把好的資訊分享到網上,需要得到搜索引擎的認可。Google近年大大改善了搜索引擎的演算法,讓搜索結果呈現搜索者想要知道的資訊。以往搜索者需要到第二、甚至第三頁,才能得到所需資訊;但現在第一版的資訊經已能夠滿足搜索者的求知欲。Google已經能夠根據關鍵字判斷搜索者想要看到的結果並精準地推送相關資訊;它甚至知道你的文章是否符合搜索者的目的。有鑒於此,你的搜索引擎策略和内容佈局也要配合搜索者的搜索意圖,而非一味推銷自己想要搜索者看到的品牌資訊或產品。假設你想通過“消化不良”這個關鍵字引導瀏覽者進入網站,並看到你的治療消化不良的藥物。如果你的文章標題的核心詞是“消化不良”,那麽内容就應該圍繞這個核心詞而寫。你可以列出消化不良的症狀與原因,再介紹能緩解和治療消化不良的方法或藥物,進而介紹你的產品。這樣便能自然而然地從搜索者關心的内容引導到你想介紹的產品。所以,寫文章時切記要分清主次,即使你的主要目的是讓人們知道你的產品,也不可以喧賓奪主。因為Google能“讀懂”文章內容,如果標題的重點是消化不良,內容卻側重於產品介紹,就與搜索者的目的不一致,難以獲得好排名。
IG演算法如何運作?四大「訊號」決定你IG Post的排名
社交媒體跟搜索引擎如Google一樣,會定時更新演算法,確保自己能推送用戶真正感興趣的内容,提升用戶體驗。近日,Instagram執行長Adam Mosseri於官方網站撰文*,親自解説IG的演算機制。以下將會為大家概括文章的要點,以及文章為Marketers帶來的啓示。 Instagram的演算機制 Mosseri首先指出: 單一的「Instagram演算法」並不存在! Instagram根據來自用戶、發佈者和貼文内容的不同「訊號」來決定推送甚麼内容。Instagram内不同頁面 (包括Explore、Stories和Reels等) 按照用戶的使用意圖和習慣,各自有獨特的演算機制。例如,Instagram知道用戶期望於Feed和Stories中看到朋友以及關注的人的動向,所以會推送用戶追蹤對象的最新貼文。相反,用戶喜歡用Explore來挖掘全新資訊,所以Explore的演算機制便異於Feed和Stories。 影響貼文於IG Feed排名的4大「訊號」 Instagram收集上千個「訊號」來決定推送内容 —— 包括用戶的興趣和使用習慣、發佈者的資訊、貼文上傳時間等等。以下便是影響Feed和Stories内容的四大「訊號」(按重要程度從高至低排列): (1) 貼文資訊 – 包括貼文的基礎資訊 (如上傳時間、影片長度等) 和受歡迎程度 (如Like的數量) (2) 發佈者資訊 – Instagram以此資訊判斷用戶會否對發佈者的内容感興趣 (如用戶與此發佈者的内容的互動記錄) (3) 用戶活動記錄 – 根據用戶過往的活動 (如曾經Like過的貼文),得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内容 (4) 用戶與他人的互動記錄 – 透過用戶與個別發佈者過往的互動記錄,判斷用戶對他的貼文會否感興趣 Instagram收集以上訊號的最主要目的,是推斷用戶會否與某一貼文進行互動,從而決定應否推送此貼文。Instagram最想知道的是:用戶會否花時間瀏覽内容? 用戶會否Like、Comment和收藏此貼文? 用戶會否點進發佈者的Profile? 總之,用戶與貼文互動的可能性越高,此貼文的排名亦會越高。 排名關鍵在於增加用戶互動率 要讓你的IG Post排名提高,首先要讓Instagram相信你的觀衆很有機會與你的貼文互動。除了貼文的内容和熱度外,這亦取決於觀衆過往與你品牌的互動。 要提高觀衆於Instagram上的品牌參與,Marketers可考慮以下幾點: (1) 輪播貼文 (Carousels) 的互動率比一般貼文高出3倍 根據Hootsuite的研究,輪播貼文比其他貼文的互動率高3倍,觸及率高1.4倍。輪播貼文亦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資訊,增加他們分享和收藏貼文的誘因。對於推廣商品而言,輪播貼文讓用戶從多個角度了解產品細節,讓他們購買的信心和意欲更高;而對於資訊性貼文,輪播貼文亦可提供更詳盡的資料。 (2) 製作多元化内容 品牌發佈Instagram貼文的頻率為平均每日1次。要維持觀衆對品牌内容的新鮮感,便要不斷挖掘新的題材、角度和方式創作内容。Marketers可嘗試不同類型的格式 (單圖貼文、IGTV、Stories等等) ,看看哪種題材和形式的反映最佳。另外,某些類型的貼文,例如教學影片和Giveaway,更容易吸引觀衆收藏和互動。 (3) 除了品牌外,觀衆也是内容創作者 品牌應將Instagram視作一個與觀衆互相交流,而非單方面發放資訊的平台。鼓勵觀衆分享和收藏自己的貼文固然重要,但品牌亦可利用觀衆發佈的内容促進互動。當觀衆發佈Hashtag了你品牌的貼文時,你可於Stories分享他的貼文,引起其他觀衆的共鳴。Stories内亦有不少互動元素,如投票、開放式問答。Marketers更可透過這些互動搜集觀衆喜歡的題材。 *Mosseri的文章還解釋了Explore和Reels的演算機制,讀者如有興趣,可以點擊這裏閲讀原文。 如果想查詢YouFind的服務或收到更多Marketing最新資訊,歡迎點擊右下方的按鈕查詢!
How Does Instagram’s Algorithm Work? 4 “Signals” That Determine Your Post’s Visibility
Just like Googl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regularly update their algorithms. This is to optimize and personalize user experience by delivering content that are most relevant to their users. Adam Mosseri, Head of Instagram, cleared some misconceptions and explained Instagram’s algorithms (yes, it’s plural and you’ll understand why shortly) in his latest blog post.* This article will summarize Mosseri’s blogpost and what it means for Marketers’ Instagram strategy. Instagram’s Algorithm: 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work? Mosseri started with a common misconception ab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Instagram Algorithm”. Instead of using a single, all-encompassing algorithm, Instagram collects “signals”…
Google SEO 有訣竅讓排名第一版不再遙不可及
搜索引擎優化(seo)包括站內優化和站外優化,經過優化使網站符合搜索引擎的運算規則,受到認可並獲得自然排名。這兩項優化都是SEO的重點。以下將會講解內站優化的T&D(Title and Description)、 Keywords以及網站更新。 在優化前先要區分網站類別,因為不同類型網站的站內優化方法是不同的。三種常見的網站類型為:資訊類網站、B2B企業網站以及B2C商品網站。 Google對所有網站的T&D字書要求是一樣,即Title 60個字,Description 220個字。 那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這三種網站T&D、Keywords和內容更新優化的注意事項。 一、資訊類網站 資訊類網站屬於內容營銷(content marketing),一些介紹品牌或產品的第三方平台都是資訊類網站,例如新聞(News)或廣告(advertorial)。它適合哪些商家呢?我們做品牌營銷時都需要這類平台,因為它是第三方大眾資訊網 ,以大量優質內容吸引瀏覽者了解品牌或產品資訊。這些網站通常以比較客觀中立的角度分享一個品牌或產品的用戶體驗和看法,或是報導一些企業新聞。 資訊類網站T&D: Title和Description要引人入勝才能吸瀏覽者進入網站,所以T&D的優化尤為重要, 1. 標題使用疑問句式,以切合搜索者的心理。因爲搜索者都是帶著一些疑問去搜尋資訊,這時他們會直接在搜索引擎搜索問題。 2. 引用帶數字的標題,如:5種方法, 10款….,6個….,人們傾向於從多項選擇挑選適合自己的方法。 3. 使用較誇張的形容詞,例如best, fast, easy這些人們會想點擊的字詞,因爲他們都希望能快速有效地解決自己的迫切需求。當然文章内容要符合標題,以提供讀者一致和良好的閲讀體驗;如你的文章「名不符實」,難免會讓人有被欺騙的感覺。 資訊類網站Keywords:可選擇問句形式的關鍵字,即關鍵字是一個短語疑問句子。這類關鍵字本身就可以直接成爲標題。Google比較喜歡這種問句,而且問句會形成Google的精選摘要(即Google Snippet)。Google Snippet的展示效果比自然排名的結果更加豐富,它可以展現圖片、視頻和文字內容。 但不是所有關鍵字都能形成Google Snippet,通常帶問句形式的關鍵字, 比如:how, what, why等形成Google Snippet的機會比較大 還有名詞式關鍵字,如:smd board。一個想在這個關鍵字取得排名的網站可以先解釋什麼叫smd board,它有什麽功能或作用。(What is smd board) A surface-mount device or SMD is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關鍵字獲取途徑: 1. People also ask 2. Related searches 3. Ahrefs(SEO工具) 資訊類網站更新:在內容編排上,我們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分享用戶體驗。如果有權威專家、名人或是有一定流量的帳號分享,效果會更好。文章末尾可以推薦權威平台的文章,鏈接到有權威的大平台,無私的向讀者貢獻,Google也會喜歡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 底層的代碼更新是給搜索引擎看的。媒體類網站若是經常有文章更新,首頁和分類頁面在代碼層面便能經常更新。而我們要注意的是文章頁面的更新。以這個介面為例:這篇文章我發布完後,基本上這個頁面就不會再更新了。Google每次來這個頁面看到的內容都是這篇文章,也就是說這個頁面沒法更新。但我們需要讓這樣的文章頁面也要更新,怎麼辦?你可以從“相關推薦”著手。這篇文章下面有四篇推薦文章,若四篇文章是固定的,此頁面便無法更新,所以我們要讓這四篇推薦文章能經常變換。 我們可以制定“相關推薦”的替換規則,例如按瀏覽量排序,或按與上面這篇文章最多相同標籤的文章排名,還可以按文章的發布時間。如果要按文章的發布時間替換,就需要注意網站發佈新文章的頻率。若你的網站更新頻率不穩定,有時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新文章的話,那麼你所有文章頁面下方的四篇推薦文章都會相同,無法更新。這種情況若經常發生,搜索引擎會認爲你的網站不穩定。為了迎合搜索引擎對網站固定、週期性更新的要求,我們可以運用程式去制定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排序四篇文章,以定時更新文章頁面。B2B或B2C的網站一般是有博客的,也可以參考這種更新模式。 二、B2B企業網站 B2B網站很多是做出口貿易的,與其它類別的網站在SEO最大的分別在於關鍵字及Landing Page的選擇上。 B2B企業網站T&D: B2B的關鍵字很多時會集中在一個頁面,比如我一個頁面介紹了某款產品,這款產品可以擴展成很多SEO字詞。這讓設計標題(尤其是以英文設計)變得困難。因爲英文字比較長,兩個字並在一起就已經差不多有60個字符了。 我們選SEO關鍵字的Landing Page時,一般難度詞會選網站選單主架構,因爲這些頁面是整個網站的橋樑。網站所有頁面都會有選單,也是搜索引擎進來頻率最高的頁面,因此我們選這些頁面為SEO重點字的Landing Page。為什麽說設計標題會有難度呢?如果一個頁面有好幾個字都想做,但SEO的標準是一個頁面不超過3個關鍵字,那到底怎樣才能將多個字詞編寫在一個標題裏而不超過60個字符呢?這裏跟大家分享一個竅門。比如以下這個例子,當我們的關鍵字包含關係的時候,我們一個頁面的關鍵字有時是超過3個的。這種情況就是一個長關鍵字包含幾個短的關鍵字。我們通常會把這些字編輯為一個短句子,雖然有些字被分開,但是整個標題是包含了關鍵字的,也是可以做SEO的。 B2B企業網站Keywords: SEO到底做哪些關鍵字?從什麽渠道獲得這些字?我們可以利用SEMrush和ahrefs等專業工具(需付費)來參考競爭對手的網站。選SEO關鍵字時我建議使用SEMrush, 因為它可以同時顯示多個競爭對手所做的關鍵字,讓我們比較相同和不同的關鍵字。SEMrush同時會顯示競爭對手於不同關鍵字的排名以及外在鏈結,參考價值非常高。 B2B類的網站如針對長尾詞,較能精准地鎖定客戶群體,因為B2B客戶並不是普通消費者而是批發商等。這類客戶對自己要購買的產品或品牌已有一定了解,他們在搜索關鍵字的時候想搜索產品型號、產品性能、產品參數,所以會直接輸入長尾詞。雖然這些字的搜索量不大,但搜索它們的都是很精准的客戶群。 B2B企業網站更新: 更新B2B網站内容時不能像媒體平台般以第三方角度分享用戶體驗,以免給人自賣自誇的感覺。B2B網站內容可以實實在在地寫一些產品的功能和特性。使用指南和常見問題等都可以成爲網站的更新内容。從代碼層面來看,這類網站一般在博客版塊或企業新聞版塊更新。這些版塊的更新竅門可以參考我上面講的資訊類網站更新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你需要將博客或企業新聞的更新調用到首頁,讓首頁定時更新。每當你上載新文章時,首頁會同步顯示這幾篇新文章(通常是最新的三到六篇文章)。 更新博客或新聞時可以適當為SEO Landing Page搭建內部鏈結。(見下圖) 三、B2C商品網站 B2C商品網站的T&D比B2B網站容易設計。B2C的關鍵字一般是產品頁面,而且通常是一個產品一個頁面,不像B2B網站用同一個頁面針對多個字詞,所以設計B2C網站標題時不用刻意使用多個關鍵字。而Description可以是產品的簡單介紹。如B2C網站的產品是大量型號時,Description可以抽取型號的部份內容組合生成。像以下例子,產品頁面的Description將型號名、產品的品牌商家、價錢、預計交貨期限組合成一個句子。所有產品頁面的Description都用這個方法組合而成,使得產品頁面的Description不會重複。 B2C商品網站Keywords: 1. 品牌名稱+產品 2. 產品+性能 3. 產品+型號 4. 產品+參數 B2C商品網站更新: 更新這類網站時需要運用程式,每週把產品重新排序,因爲每一次重新排序對於搜索引擎來說都是一次更新。另外,顧客的評論也屬於網站更新,所以建議為網站建立評論區,
社交媒體那麼多,為何我還需要做網站SEO呢 ?
Social media不會直接影響網站在搜索引擎裏的排名,但對SEO有正面的影響。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所以我們不應分開比較哪個效果更好。Social media平台本身就獲得Google認可,所以當我們在Google搜索某一品牌時,Google會優先推薦該品牌的社交媒體平台。社交平台是商家與消費者相互了解和溝通的渠道。 消費者購買產品前都會先了解一下品牌的口碑,而社交媒體正正提供了他們需要的資訊。品牌如果在social media以第三身使用者的角度呈現產品資訊,便可有效提高你的品牌知名度、權威性、信任度和消費者參與度。這些都是Google看重的。 只做social media不做SEO好嗎? 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想想我們在什麽時候用社交媒體,什麽時候用搜索引擎?其實不難注意到,社交媒體的內容通常是滿足人們好奇心為主的娛樂資訊,而非我們迫切需要的資訊。相反,當我們有急需解決的問題或要迫切了解某事情時,我們一定是依賴搜索引擎搜索的。 一般而言,社交媒體提供豐富我們生活的娛樂,它無法把資訊推廣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因爲使用者都是被動和隨機地看到資訊的,所以社交媒體不能有效轉化流量。而SEO能通過人們的搜索行爲,準確地將資訊推送給真正有需求的人,它帶來有流量轉化是非常有效的。人們的生活隨著時間推移,而當你在不同時間向搜索引擎搜索相同的問題時,它會推送當下最新的資訊給你,而非之前看到的舊資訊。這一點與社交媒體不同。我們在社交媒體看到感興趣的資訊時通常會持續關注那個帳號,不然很快就再也找不到它的資訊了。所以社交媒體通常關注的資訊都比較片面且容易過時。由此可見SEO比社交媒體更有效將流量轉化為生意。儘管如此,SEO缺乏與消費者的情感互動,不像社交媒體那樣能讓商家和用戶能建立友好的關係。 社交媒體與SEO相結合能最有效發揮兩者的優勢 為什麽這麼說呢?社交媒體除了有自己的搜索功能,還能在搜索引擎内取得好排名。只要優質貼文的內容符合搜索引擎的優化標準,也會受到搜索引擎的青睞,畢竟SEO從來都不是僅侷限於企業網站。社交媒體平台的優勢是分享用戶體驗,引起有相同興趣者的共鳴。若社交媒體與seo能結合起來,便能取長補短,組成一個完美的營銷組合——既能保持與消費者的互動,又能在搜索引擎内有好的排名。行内人將推高社交媒體貼文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亦即做非官方網站的SEO)稱爲ZMOT或UMOT。 SEO可以如何利用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的優勢? 社交媒體最大的優勢是將內容分享。透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高質素的內容吸引瀏覽者,利用高質量的反向鏈接去到SEO網頁,為網站獲取流量。同樣,網站內容反過來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的方式增添趣味,使網站更豐富,例如YouTube。影片比長篇大段的文字更能清楚明瞭地作講解。比如我們無法用文字清楚講解一系列打領帶的動作,但如果利用影片,不到一分鐘就能展示每個步驟。網站的文字內容便於搜索引擎讀取,影片內容則便於瀏覽者觀看,一舉兩得。了解清楚不同的社交媒體的特性有助我們做SEO。社交媒體如做好以下七點,一定能幫到seo: 1. 收集熱門話題:這樣有助於你確定關鍵詞、鎖定人群、選社交平台 2. SEO內容優化:發貼時把關鍵詞加至Title & Description,設置帶品牌名稱、關鍵詞或其擴展詞的標籤 3. Backlink到網站:將網站連結加到社交媒體貼文。這樣做既能起引流作用,還能給網站傳遞權重。 4. 分享:將貼文分享到不同社交媒體平台,提高品牌的曝光度。 5. 建立相關話題:持續為貼文建立一些相關話題,甚至是轉載分享別人的熱門相關話題,畢竟社交平台的特性就是交流與分享,所以不要吝嗇給別人的貼文做鏈結。 6.鼓勵人們回應和評論:正面和負面評論都可能是有價值的,有助於商家去聆聽人們的想法,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 7.增加社媒帳號的followers:擴大品牌曝光度和可信度。可以適當做一些贈送、優惠、折扣活動以吸引別人的關注。當人們要參加活動時,可以將他們引導到網站填寫表格參加活動,這樣還可以獲取客戶的資訊。網站的流量就很自然的引進來了。 做好社交媒體需要就像煲湯一樣,首先定好煲什麽湯,需要選用什麽湯料,煲湯控制火候、然後按先後次序放湯料……沸騰那一刻是一個轉折點,我們不能期望社交媒體上的貼文能做長青樹。貼文可能只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内受人關注,然後漸漸被人遺忘。貼文的生命週期不長,所以一個話題需要多個貼文,並掌握好發布時間和先後次序。 創立一個品牌離不開社交媒體來為其曝光。當人們想要進一步了解一個品牌時,自然會搜索它的口碑。我們需要根據別人可能會問的問題在不同媒體上創建豐富的資訊,讓人們能更全面地了解你。一個品牌對SEO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Google會通過一些大的知名社交平台去了解一個品牌和判斷其可信度。一件商品如果沒有品牌效應,很難取信於Google,若Google對你不信任時,也就不會將你推薦給人們,這也是Google趨向人性化的一個體現。
3 ways to boost sales from live streaming in 2021
From Live Q&A, concert, consultancy to auction, live stream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businesses as one of the top br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Alibaba, Taobao Live has a conversion rate of 32%, which means 320,000 add-to-cart items for every 1 million views. Also, local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average number of views per live videos on the most popular Facebook retail page is as high as 50,000. Live stream shopp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new norm for Hong Kong consumers. You may ask, how do I to attract audience to my live streaming? What is the best time…
2021直播購物3大攻略:如何有效提升直播銷量?
隨著人們發掘越來越多直播影片的應用方法和潛在商機,——從Live Q&A、Live音樂會、到即時咨詢服務和直播拍賣會——直播已經成爲主流的品牌營銷策略之一。根據阿里巴巴的數據,淘寶直播的轉換率為32%!(即每100萬觀看次數就有32萬件貨品被加到購物車。)而本地數據顯示,Facebook零售專頁的直播購物影片平均觀看次數最高達5萬次,可見直播購物已逐漸成爲港人消費的新常態。 如何吸引更多人收看直播?哪個時段是最佳直播時間?如何提高直播購物的銷量?以下就和大家拆解直播購物的元素,以及提升直播銷量的方法。 直播購物的三大元素:即時互動、產品實感、製造氣氛 元素一:即時互動 購物在滿足人的購買欲以外,同時亦是一項社交活動。單純的網購盡管便利,但對著冷冰冰的屏幕瀏覽商品並不能取代跟朋友一起到實體店購物、與職員面對面交流的體驗。而直播購物的一大特色是「直播主」與觀衆、甚至觀衆與觀衆之間的互動,透過即時Q&A或跟其他觀衆一起留言評論商品等的環節,補足網購所缺乏的社交元素,讓消費者能更投入,變相提高其購物意欲。 元素二:產品實感 直播期間主持除了會展示商品的實物,亦會即時示範使用方法,例如衣物穿上身後的實際效果、可行的配搭等。比起圖片或簡單幾句產品資料,直播實物能提供更詳盡的產品資訊和「攞上手」的感覺,無疑能給予消費者更大的購買信心。 元素三:製造氣氛 除了商品質素和直播流程是否夠娛樂性等因素外,「直播主」(無論是KOL、店主或店員)能否將商品present得吸引,以及個性是否討人喜歡亦是關鍵。許多觀衆會因爲喜歡主持的個性或風格而購買他們介紹的產品。 3大攻略助你提高直播購物的銷量 攻略一:定時直播以增加觀看人數 直播購物的活動應設置在固定時間,例如逢星期三和六晚上十點。你應該將直播影片變成你品牌或店鋪的固定環節,而非單次或即時的活動,讓顧客可以預期你的直播活動並培養觀看習慣。至於什麽時段才是最佳的直播時間?根據本地數據,最常見的直播購物影片發佈時間為星期四晚上9時,而大部分影片都集中在平日晚上8至9時發佈。(source: admango) 攻略二:做好宣傳和事前準備 除了巧妙地設置直播時間,直播的事前功夫也非常重要。首先,你要根據顧客需要、過往的直播數據和觀衆留言等設計活動的主題和「誘餌」,如直播期間的抽獎活動和Giveaway。你的宣傳訊息亦要强調以上兩者,並透過社交媒體和其它通訊渠道作宣傳。最後,在活動前一到兩小時作最後提示,以免顧客錯失你的活動。 (圖片來源: Shopline) 攻略三:直播途中加入適當Call-To-Action增加轉換率 在直播期間加入Call-To-Action(例如「限時優惠」和「直播限定」)和產品存貨量有限等資訊,都能製造產品稀缺的印象和利用消費者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心理,讓他們覺得不即時購買便會錯過良機。當然直播的技術層面也是購物體驗的一大關鍵。例如SHOPLINE的直播功能讓觀衆能在直播間内直接將商品加到購物車,提供了流暢的購買體驗。 如果想查詢YouFind的服務或收到更多Marketing最新資訊,歡迎點擊右下方的按鈕連結我們的WhatsApp賬號!
繼Facebook後就連LinkedIn也要推出「翻版」Clubhouse功能 :語音社群營銷策略的三大要素
語音社交平台Clubhouse短短數月便在全球各地席捲風潮。據悉Facebook、Spotify和LinkedIn也乘著語音社群 (social audio) 的熱潮,計劃推出類近於Clubhouse的語音交流功能,可見語音社交媒體市場的競爭將變得非常激烈。網絡上已經有許多文章拆解Clubhouse迅速爆紅的原因(例如「飢餓營銷」手法、名人效應等),所以以下將會為大家分析Clubhouse正在面對的三項挑戰,以及Marketers在設計語音社群營銷策略時要考慮的幾點要素。 挑戰一: 各大社交媒體App爭相效仿,搶占語音社交媒體市場 早於2020年底Twitter已局部開放Twitter Spaces (類似Clubhouse的即時語音聊天室)予iOS用戶,亦於今年3月讓小部分Android用戶率先使用。就像Clubhouse的「開房」功能,Twitter用戶能開設自己的語音聊天「Space」讓其他用戶加入。另外,LinkedIn將會讓用戶開設多人聊天室,交流專業意見;而Spotify計劃推出實時語音(live audio)對話功能,讓創作者能即時與觀衆互動、推出新唱片甚至進行live表演。 大型社交媒體App陸續推出與Clubhouse媲美的實時語音功能,為Clubhouse帶來巨大挑戰。現時Clubhouse只支援iOS用戶 (Clubhouse正在開發Android版本),但Facebook、Spotify和Twitter無論是Android還是iOS,皆擁有大量忠實用戶。此外,公衆人物和出名的Creators在原來的Facebook或Twitter賬戶已累積大量粉絲了。當Facebook等推出語音聊天室功能後,將輕而易舉地搶走Clubhouse的名人用戶,讓Clubhouse失去名人加持。(大家還記得一開始讓Clubhouse爆紅的關鍵是Elon Musk於Clubhouse「開talk」嗎?) 挑戰二: Clubhouse的「邀請制」是把雙刃劍 Clubhouse採用「邀請制」,讓用戶只能送出最多兩個邀請碼,可謂一「碼」難求。「邀請制」為Clubhouse製造了神秘感和供不應求的現象,引起人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就是所謂的「飢餓營銷」。邀請碼更成爲了個人的社交象徵,彷佛得不到邀請碼就等於自己人緣差,以致人人急於收到邀請。但「邀請制」同時限制了Clubhouse用戶增長。名人和内容創作者可能考慮到自己無法在Clubhouse觸及大量用戶,而改用Facebook和Twitter這些擁有龐大用戶量的平台。 挑戰三: 限時内容 (ephemeral content)是Clubhouse的第二把雙刃劍 限時内容是指那些短暫出現並限時内會被自動刪除的内容 (IG Story便是一例)。Clubhouse沒有錄音功能,房間結束後一切討論將不會被「留底」。在資訊焦慮的心理下,人們害怕錯過任何訊息而花更長時間於Clubhouse。但Clubhouse内容稍瞬即逝的特點除了讓用戶容易錯過精彩内容外,也讓中途加入房間的用戶難以跟上討論進度。此外,Clubhouse内容創作者無法像Youtubers建立影片庫一樣建立語音内容庫,變相要投入更多資源不斷開房間才能擴大觀衆群。相反,Clubhouse的競爭對手如Spotify和Twitter有意在實時語音交流的基礎上加入錄音功能,讓觀衆能隨時重溫創作者的内容。這無疑對創作者和觀衆都有更大吸引力。 以上三點是Clubhouse正在或將會面對的挑戰。值得一提的是,Clubhouse近日的一連串舉動 —— 包括推出新功能讓用戶能直接向創作者提供資金支持、開發Clubhouse Android版本等等 —— 都表示Clubhouse正設法留住創作者和用戶,保持自己的競爭力。 語音社群營銷策略:Marketers要考慮的3大要素 1.知識内容有助品牌的内容營銷策略 Clubhouse上的「房間」主題主要以知識内容爲主,許多主持人和發言者皆是某領域的專家。品牌在設計内容營銷策略時不妨考慮邀請名人和專家一起「開talk」,製作價值内容以建立品牌形象。惟需注意的是Clubhouse内容是限時的,而你的受衆每次只能進入一個「房間」,所以你的「房間」名稱是否足夠吸引、能否邀請重量級名人嘉賓坐鎮、主題是否切合受衆關注的議題便成爲了關鍵。 2.「開房」成本較低但回報未必高 相較製作影片、在Facebook落廣告等,於Clubhouse「開房」的成本相對較低(當然邀請KOL或專家和事前準備工夫都會花費不少成本)。但品牌現時不能在Clubhouse落廣告宣傳自己的活動,要單靠Clubhouse 觸及大量受衆難度甚高。「房間」流量高低取決於品牌知名度、有否透過其他渠道宣傳 (社交媒體、電郵等)、能否邀請高人氣KOL參與等因素。再加上Clubhouse暫未提供錄音功能讓品牌於其它平台發放錄製好的Clubhouse内容,若活動參與人數不理想,便白費了心血。 3.將「房間」參與者引導到其它平台轉換 透過邀請名人坐鎮make noise、吸引大量聽衆只是第一步。「房間」結束後能否將參與者引導到你的社交平台和官方網站,甚至轉化成顧客才是關鍵。Clubhouse未能像Facebook貼文般讓你加插Call-To-Action按鈕,將聽衆引導到其它網上平台。要做到這點,你可以在Clubhouse活動期間和結尾鼓勵聽衆到品牌的社交媒體和網站挖掘更多資訊。另外,雖然Clubhouse沒有錄音功能,但你可以將討論内容轉化成Blog、社交媒體貼文和電郵以作後續宣傳。 各大社交媒體App正開拓語音交流平台,甚至會在實時語音交流的基礎上增添其它功能 (例如錄音)。而Clubhouse面對强大對手的挑戰亦會逐步優化和增設新功能。將來語音社交媒體的面貌是如何、會有什麽「玩法」仍是未知之數。我們會持續為大家更新語音社交媒體的最新資訊。 社交媒體是品牌建立形象、與顧客互動的關鍵一環。YouFind的服務涵蓋社交媒體賬號管理、Campaign推廣、數碼平台拓展、内容創作等。如果你有興趣了解更多,歡迎點擊右下方的Chatbox留言。